所以我也就不多說了 以下介紹的地點主要以嘉義縣市為主
李花(1月中旬至2月中旬)
地點:瑞里科子林 (嘉166縣道(原本是嘉義122縣道瑞水公路後已併入166縣,底下有詳細說明)73.8公里處進去500公尺,科子林果園)
詳細介紹:連結至友站
補充說明:
嘉166縣道之介紹:縣道166號 東石-瑞里,西起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東至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全長共計81.311公里(公路總局資料)。本線為目前台灣第三最長的縣道。
行經行政區域(全線均位於嘉義縣境內)
東石鄉:東石0.0k→三塊厝2.15k(省道台61線東石一交流道叉路)→三塊厝2.726k(省道台17線叉路)
六腳鄉:六腳14.351k(省道台19線叉路)→雙涵(縣道縣道縣道157號共線起點)
新港鄉:安和21.598k(縣道縣道縣道157號共線終點)→溪北22.65k(省道台37線叉路)→月眉潭25.780k(縣道縣道159號叉路)
民雄鄉:頭橋35.809k(省道台1線叉路)→竹崎交流道41.35k(國道國道三號)
竹崎鄉:竹崎49.153k(省道台3線叉路)→水道頭→塘湖71.785K(左【嘉154】鄉道)→交力坪
梅山鄉:瑞里→坔埔坑81.311K(縣道縣道162甲線岔路)
路線演變
1961年編成東石-竹崎 ,終點於竹崎市區,2008年10月為改善瑞里之聯外交通,整編【嘉122】鄉道(又名瑞水公路..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至嘉義縣竹崎鄉龍山村水道),將路線延伸至瑞里。
八重櫻(約1月底至2月初)
地點:阿里山彌陀禪寺(位於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2鄰籠頭36號,台18線過觸口在公田路口(39.5K處)轉嘉130縣道可到或台18線過隙頂後於約57.5公里處轉嘉130鄉道直行數分即可抵達。請特別注意:台18線阿里山公路常因坍崩等原因造成里程數經常會異動。)
詳細介紹:八重櫻又稱牡丹櫻、屬日系櫻花,它的花期"大約"在每年三月到四月中旬(海拔不同..開花時間也不同),淡紅色的花重瓣15枚,讓人賞心悅目,此地海拔大約1130公尺,是一處新興的賞櫻處所、自山門起到聖殿的車道兩側,大紅的八重櫻從元月底起陸續綻放二月初起即盛開,大殿後方也種植一大遍的河津櫻在北側則是一些李花
福爾摩沙櫻(約2月至3月)
地點:芬園花卉生產休憩園區(位於彰化縣芬園鄉溪尾村慶光路12之16號、電話:049-2524899;中二高>>下草屯交流道>>往芬園>>第五個紅綠燈右轉>>約行走1.5公里>>芬園花卉休憩園區)
詳細介紹:福爾摩沙櫻~台灣的原生種....據傳於百年前傳入日本~日本命名為綠萼櫻~花期是每年的2月至3月..花開時綻放的白色花朵宛如樹上掛滿白雪..
紫藤花:(約2月至3月)
詳細介紹:(以下引用自該民宿網頁介紹)爲了顧慮住宿和下午茶朋友的悠閒,該處賞紫藤花採預約方式,沒有對外開放參觀~為了避免怕沒有位子,建議一定要事先預約,才不會多跑一趟~住宿預約和下午茶預約都請電洽0963-091039李小姐
該處紫藤花種植在民宿區,爲了維護更好的住宿品質,預約下午茶的朋友《開放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和紫藤相遇拍照,拍完紫藤花,享用下午茶點的部分要到民宿下方的下午茶花園~《下午茶花園開放至下午五點》
黃金風鈴木(2月至3月)
地點:嘉義市吳鳳路底 軍輝橋東邊(輔仁中學對面)八掌溪兩岸堤防(防汛道路) ,連接中埔仁義路,整遍都是黃花風鈴木,其餘地點像是水上鄉塗溝村、太保市田尾里溪南防汛道路(太保市公所前~市政路(原麻太路)直走,到新埤7-11旁左轉,大約3~4公里即可到達!)又名新港鄉溪北村"黃金隧道"(GPS可設定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65號"溪北六興宮") .....都是賞花的好去處...黃花效應..逐步擴散中。花期只有10天左右,要觀賞只能隨緣。
詳細介紹:黃金風鈴木又名黃花風鈴木或稱巴西風鈴木,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委內瑞拉屬於落葉喬木,是巴西的國花,台灣於1969年引進種植,因適合南部氣候加上花景美麗,包括高雄、台南、嘉義等縣市,近幾年陸續栽植為行道樹或公園林木。
盛開的季節大多落在春暖花開的3月間,是一種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更換風貌的樹。春天枝條葉疏,開著漂亮的黃花;夏天長葉結果莢,幸運的話,還能見到翅果紛飛的驚喜;秋天枝葉繁盛,一片綠的景象;冬天枯枝落葉,呈現出淒涼之美。春、夏、秋、冬,則展現出不同的風味。每年三月前後黃花盛開,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不要觸碰到其花及果實上的"細毛",否則會癢癢的(因為接觸太多毛毛的...所以就會癢癢的 XD)!
苦楝花(清明節前後開花)
地點:新港的月眉潭橋的堤防道路(嘉義市走北港路往新港方向行經嘉太工業區再過月眉潭橋後左轉堤防道路往鎮安宮方向)
百合花
地點:雲林縣四湖鄉中湖街188號
地主無償提供。希望大家前往的時候、記得保持一點素質!!
阿勃勒(5月至6月左右)
地點:嘉義市世賢路與自由路口
詳細介紹:阿勃勒(學名:Cassia fistula),又稱為黃金雨、波斯皂莢、婆羅門皂莢、長果子樹、牛角樹、豬腸豆等。阿勃勒是一種蘇木亞科的植物。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里蘭卡。分布在緬甸、斯里蘭卡、印度、台灣以及中國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
阿勃勒是一種是一種落葉樹或半常綠中型樹,樹身可長至10至20米高,而且生長迅速。阿勃勒花長在約20到40厘米長的下垂狀腋生總狀花序。花的直徑約4到7厘米,花瓣5枚離生,大小略等,雄蕊10枚,花絲黃色彎成勾狀,其中有3枚特長、4枚中等而另3枚較短為不孕性。花落後結出長棍棒狀不開裂莢果,長約30到60厘米,1.5到2.5厘米闊,需時一年才成熟,顏色由綠轉黑褐,每室有一種子,呈扁圓形有褐色光澤,果肉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一股刺鼻的氣味。種子有說味甜可食用,亦有說有毒,有輕瀉作用,古埃及人用此來作瀉藥用。樹皮含單寧,可作紅色染料。
阿勃勒是泰國的國花,當地稱為「Dok Khuen」,其黃色的花瓣象徵泰國皇室。一般可作景觀樹或行道樹之用,廣泛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種植。花期在5月,初夏滿樹金黃色花,花序隨風搖曳、花瓣隨風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黃金雨」。為喜溫樹種,以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繁殖可用扦插或播種法。